close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【藝術家觀點】從馬賽克壁畫看龍山寺與北臺灣的開發

馬賽克壁畫是種裝飾藝術可以和建築物做完美結合,當然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用品的美化上,讓我們的周遭環境增添不錯的氣氛。『馬賽克是鑲嵌的藝術』,它巧妙的運用各種大小、不同形狀、色彩、材質的嵌片,作適當的置放來改變建築物或居家用具冰冷的外貌,額外憑添一些生命力!顏水龍教授曾在留法期間,接觸歐陸馬賽克作品,回國之後,使用臺灣在地唾手可得的磁磚,自行發展出一套藝術味濃厚的表現手法,並由林俊成老師傳承後繼有人。

坐落在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242號-緊鄰新北市議會,是萬華龍山寺所建的龍山寺文化廣場大樓。一樓電梯間周邊圍繞一幅「龍山寺與北臺灣開發」的馬賽克壁畫,全圖24公尺長3 公尺高,傳達著一股濃厚的視覺效果及藝術性,使用三百多色磁磚。…當年提出油畫轉馬賽克壁畫構想的是大樓原設計者高而潘教授。這是在建築物設計構想時,就把藝術品同步考慮進去的正規作法;而非建物完成之後再設法填補空白的錯誤作為。龍山寺物語是台北市萬華龍山寺,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施並錫教授,分成四張油畫繪製。整個作品在描寫,臺灣人東渡寶島四百餘年來的一段歷史。原幅總長六米四,寬八十公分,目前收藏於萬華龍山寺。這座壁畫是由林俊成老師執行製作,紅毛港工作室協力完成。是件將顏水龍教授,獨力發展出的「馬賽克壁畫藝術性表現工法」,加以發揚光大的一幅大作。

?

全圖主題共分四段,第一段巨龍起始活力十足,倚著觀音山點出龍山寺的名字。第二段龍身化成淡水河,龍鬚伸向遠方,在深藍色的觀音山底色襯托下,躍躍欲騰,活力十足。北臺廣大河岸山林,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生存地,打魚、打獵為生,依大盆坑文化遺址、圓山文化遺址、十三行文化遺址等的出土物得知,他們已能製作陶壺、陶罐,已有煉鐵作坊,以獨木舟架上風帆,往來航行於淡水河域,時而和漢人有以物易物的交易行為。凱達格蘭人稱獨木舟為:艋舺,艋舺二字也就成為萬華地方的最早地名。在藍色的水波浪濤上,有幾艘透明的帆船,岸邊有陶壺、陶偶,觀音山的遠景、近景,山腰、山麓則猶如披上五顏六色的彩虹一般,正反映出或朝暉或夕陽的霞光萬道,燦爛輝煌。畫幅的第二段,畫的正是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一景,其間配以麋鹿群、百步蛇,祖靈圖騰等…。第三段畫的是延續第二段北臺灣的自然景觀和原生動物,穿插在原住民與漢人之間,有被人追趕而正在奔馳的野山豬、騎在水牛背上的北臺灣景觀有,追馳的野豬、水牛背上的台灣黑熊、盛開百合花等。穿插在原住民、漢人間。漢人入臺農艋舺淨心堂耕為主,繼新莊之後,展開在艋舺大量墾拓。一位戴著斗笠的年輕人,雙手扶著犁,正趕牛犁田,有趣的是,牛背上還停了一對白鷺鷥,啁秋相對,饒有情趣。第四段壯闊大殿,飛簷起翹、琉璃覆瓦、龍蟠石柱,石獅、漏窗,捕捉了清代臺灣佛寺的俏麗風華。耕種、收成、挑擔、運貨場面,同時也描寫了婚嫁喜慶在山路上,四個轎夫抬著一頂紅色的新娘轎,爬坡前行,山路遠處,另有,鑼鼓、嗩吶、大吹,浩浩蕩蕩熱鬧非凡。

?

總之,欣賞本畫可令我們緬懷祖先辛勤堅毅的墾拓精神。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對觀音菩薩的虔誠信仰,那是「臺灣開發史」上,不可磨滅的一章。讀者有興趣的話,不仿攜伴抽空,搭乘捷運藍線,於江子翠站下車,經由三號出口出站,慢慢散步前行,約三分鐘即可抵達該大樓,…放鬆心情仔細好好的欣賞描寫「龍山寺與北臺灣的開發」過程。

[nop]

壁畫全景 長24公尺高3公尺。[/nop]

[nop]

第三段畫北臺灣的自然景觀和原生動物,穿插在原住民與漢人之間。[/nop]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-120159581.html

161D591A08C3DB83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xfko2cb46q 的頭像
    xfko2cb46q

    持續涼感

    xfko2cb46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